“没学过画画,怎么给孩子指导呢?”“家长不懂艺术,能为孩子的美术教育做些什么呢?”这是一些家长常问的问题,其实,不会画画的父母,一样可以辅导孩子,只需做好以下这8点——
家长自身转变观念
家长首先要明白,幼儿学画画技巧不是全部,家长不必以拥有专业技能要求自己,更重要的是借画画来抒发孩子内心的情感,发展心理品质和绘画的基本能力,培养对艺术创作的兴趣,为技能技巧性学习打下基础,在这种情况下,反复给孩子强调技巧反而限制了孩子画画的积极性。
引导孩子仔细观察
比如画人物时,孩子往往只是把要画的东西简单一画就算完了,在这个时侯,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仔细看看,耳朵只是一个半圆吗?鼻子只是一个弯钩吗?窗户只是一个“田”字吗?这样一提示,孩子就可能比较仔细地去观察,从而画出自己平时不太注意的更多的内容。
激发孩子的想象力
比如画自己的家,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添加自己的想象,衣柜可以长出翅膀吗?遥控器可以跟自己对话吗?再鼓励他们画上家里应该有的所有喜欢的东西。这样一来,孩子就会明白,画画不是照相,不是为了还原事物而画画,应该是自己喜欢什么就画什么。
启发孩子的创造精神
比如画汽车时,家长可以为孩子讲解汽车的原理,为孩子收集各种汽车的图片,同汽车有关的一切资料,让孩子大胆去画自己设计的汽车,不管合理不合理。孩子可以画上天入地的汽车,奇形怪状的汽车,不像汽车的汽车。孩子的创造精神就从这些“胡思乱想”中体现出来,这将对孩子的未来大有益处。
让孩子体会创作的乐趣
家长可以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,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。父母虽然不会高深的绘画技法,但家长细心的陪伴和鼓励,可以保护孩子画画的兴趣,让孩子的潜力在愉快的绘画过程中充分发挥。再加上和老师及时沟通孩子的学习进度,有专业老师的针对性指导,孩子的绘画能力可以更好地被挖掘。
多用语言互动去引导
当孩子想要完成一幅画作,却不知如何表现时,家长可用语言来引导。例如:孩子想画大象,家长可以先和他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,如“想一想,大象的头和鼻子像什么形状?圆形还是长方形?身体又是什么形状?”等等,尽可能丰富孩子的创作内容。他们需要互动式的引导来激发想象,同时也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。
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
孩子的眼里永远充满了好奇,对未知世界充满探索的激情。家长要多带他们出去走走,比如爬山、去动物园、逛海底世界、去滑雪。一路上的见闻都是孩子灵感的重要来源,孩子透过亲身体验,才能描绘出生动、充满情感的作品。
为孩子提供图画书、绘本
孩子在图画书中“旅行”也是一种体验,在书中进行想象,借助图画书、绘本引导孩子作画,可培养孩子判断、选择与整合的能力。5岁左右的孩子会喜欢幽默风趣、充满新奇与想象的图画书,比如:格林童话、安徒生童话、绘本书等。家长可以通过这些图画书来引导孩子,寓教于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