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在学习舞蹈的时候,总会说,这个人的舞感很好,那个人跳舞缺少舞感……舞感是什么呢?可以用下面这四个字“味、韵、乐、情”来概括什么是舞感——
味
味——指舞蹈种类的风格特色,它的一招一式,有的甚至经过几百年的锤炼,而别具一格。味,强调掌握“原汁原味”,地道而货真价实。味,一定要从小培养,就象学语言一样,儿童时期的生理对此接受力强,能学的纯正,年纪大了再学第二种语言,多少都会有痕迹。所以舞蹈的“味”,也是区分专业、半专业、业余水平的重要分水岭。教一种舞蹈不是简单地教会一些动作,而同时要使学生们了解此舞蹈的民族性格、地区的特点、时代的特征、动作的性能和内涵等,把“味”灌注到具体的舞蹈动作中。
韵
韵——指的是在舞蹈动作规格基础上的协调感觉,即舞者要掌握动作快慢的性质特点、用力的时间火候、运动路线、呼吸与动作起伏一致、头眼躯干四肢配合好,使整个舞蹈、每个动作都顺畅、自如、优美。要达到上述的效果,必须有内在的感受。“你要真正知道在做什么?如何做才是对的。”当你把腿伸出去的时候,你的神经中枢很清楚地支配发力肌肉的力量、所到方位,支配感觉一直延续到神经末梢。其他部位配合好,使之成为完美的整体。
乐
有人说:音乐是舞蹈的灵魂。这话虽不够确切,但它却强调了音乐对舞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。很多舞蹈,都是先有了音乐,再按照音乐去编舞。在舞蹈专业课上,老师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,不把伴奏当作单纯的伴奏,老师首先做到所编的组合或舞蹈要与音乐曲目协调,才能要求学生理解音乐的性质,合好节拍,动作韵律与音乐节奏融会贯通,追求丝丝入扣。好的伴奏音乐,确实能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表现力。
情
不论什么艺术种类,表现力都离不开情,有情才有血有肉,才有感染力。舞蹈不像话剧、歌剧和戏曲,可以用语言来传情,而是纯粹的形体表演艺术,舞蹈的“情”不仅要用脸部表情,身体其他部分也同样参与表现;情的出发点是内心感受,内心有感才洋溢出情。有些人性格内向,不敢于表现,这就要突破心理障碍,树立自信心,如果老想着“我是在表演”,那么就会做作,正确的做法是要把自己融入到舞蹈中,就会觉得我应该是这样,使舞蹈动作成为自然情感的流露。
北京东方童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,旗下品牌:东方童民族艺术教育,是一家专注于中国民族艺术教育培训,弘扬国学文化与传播民族民间艺术,开展民族文化艺术交流及赛事推广的综合性全国连锁艺术教育机构。目前,东方童在全国范围旗下拥有300余家艺术连锁机构,已然成为孩子们学习艺术、快乐成长的理想殿堂。